曾经享誉全国的“广东三液”酒,如今只剩飞霞液,其它两个都咋了
时间:2024-11-07 18:01 来源:网络整理 作者:货源网 点击:次
如果问现在的年轻人,广东省什么最出名,我相信大部分年轻人都会说“早茶”文化。但是你如果问70 80后,那他们肯定会说“广东三液”。因为在90年代,“广东三液”太火了,而且个个都能和“白酒一哥”茅台酒掰掰手腕子。 而这“三液”分别是酱香酒梅鹿液,浓香酒凤城液和酱香酒飞霞液。因为都是广东知名白酒,名字里都有一个“液”字,所以三款酒并称“广东三液”。 但是随着日月交替,曾经家喻户晓的“广东三液”如今只剩下飞霞液一款白酒。其它“两液”都怎么了?今天我们就一起扒一扒历史,走进广东看看这中间都发生了什么。 1、“三液之首”梅鹿液 “成也萧何,败也萧何”。完全照搬茅台酒的酿造工艺,被称为“广东茅台”的梅鹿液,最终却倒在了过于相似上。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,广州数次派遣酿酒技术员去茅台酒厂学习酿酒技术。原梅鹿液酒厂员工更是按照茅台酒的酿造工艺,一比一进行复刻,酿出了梅鹿液这款酒。之后一段时间,梅鹿液风光无两,一度还成为了广东省的宴会用酒。 但是时代不等人,当其它酒厂不断学习,改良酿酒技术的时候,梅鹿液始终坚持“照搬茅台”,这也让它最终倒在了缺乏创新上。 加上市面上贴牌仿品泛滥,梅鹿液酒厂疏于管理。2002年梅鹿液酒厂终于坚持不下去,选择停产,从此再无“三液之首”。 2、“广东白酒标杆”凤城液 躲过了“不创新会被淘汰”,却没躲过白酒市场的大洗牌。 虽然凤城液的酿酒方法学习的是茅台酒的“12987”,但是在酿自己酒的时候,还是进行了创新。在酿酒过程中,凤城液融入了广东地区特别的酿造工艺,整体口感更受当地人的喜欢。 加上不俗的品质,80年代的凤城液在广东当地也算是“打遍当地白酒无敌手”。很快凤城液就成了广东地区家喻户晓的名酒,更是成了当地的“白酒标杆”。 原以为凤城液能一帆风顺走下去的时候,90年代白酒市场贴牌造假频出,这也导致白酒市场迎来了大洗牌。凤城液酒厂又因搬迁等各种问题,最终走向了没落。尽管后来有复工复产,但是口感上大不如从前,难回往日辉煌。 3、“广东小茅台”飞霞液 如今“广东三液”也只有飞霞液还在正常运转。 飞霞液同样“师出茅台”。上个世纪70年代,在茅台酒厂的技术扶持下,清远市的酒厂成功酿出了飞霞液。 值得一提的是,这款酒在茅台酒的酿造基础上,还把当地人的酿酒风格进行了融入,整体口感也更符合广东人的饮酒习惯。 2012年,广东十大名酒评选,飞霞液更是名在其中。直至今日,成绩一直都不错,也算是“广东老牌酒”最后的牌面了。 飞霞液一路走来,有今天的成绩属实不易,这里不但需要时刻创新紧跟时代步伐,还要有迎合大众的口感,不然也终会被淘汰掉。 而如今的白酒市场,像飞霞液这样的老牌酒其实还有不少,他们至今坚守初心,把好品质第一道关。同时勇于创新,只酿迎合酒友的口感品质好酒,就比如下面这款酒。 风云酱父 封藏 来自“酱香酒圣地”的百年老酒厂,与茅台酒同根同源,茅香味十足。 之所以敢说自己和茅台酒同根同源,那是因为这款酒的酿造人,是老茅台酒厂副厂长李兴发的唯一儿子,李长寿。 人们尊称李兴发为“酱香之父”,还是因为在上个世纪,李兴发通过长达4年的品评记录,成功发现了“酱香酒三种典型体”。这一发现不但帮茅台酒稳定了品质,更是让茅台酒厂的产量得到了巨大的提升。而茅台酒能有今天的成绩,李兴发对其的贡献可谓功不可没。 而李长寿从小天资聪慧,对酿酒有着异人的天赋。李兴发看到后便把自己所有的酿酒心得和酿酒技能如数传给了儿子。 现在的李长寿也算是子承父业,并且依然严格按照父亲当初对茅台酒的酿造标准作为标杆,酿出了风云酱父 封藏这款酒。而且他还会把新酿造出来的酒先窖藏上5年,进行自然陈化,保证口感上更协调,出窖前再次加入父亲传承的12年老酒勾调,让酒体更醇厚。 一杯酒入口酱香浓郁,茅香味十足,细细品味,中段会有花果香、焦香、窖香交替而出,协调顺口,落口回甘也十分正点,喝起来很是过瘾。淡黄色的酒体加上明显的挂杯,把老酒的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。 其实无论是“广东三液”的飞霞液,还是现在的风云酱父 封藏,它们能有今天的成绩,都是因为坚守初心,保证品质,让酒友们喝着顺口也顺心。而这些也恰好是一款酒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,你说是吧。 (责任编辑:admin) |